台灣的史前文化
參賽主題: 高職組--臺灣歷史  
作        者: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一年28班號陳姵潔
指導老師: 蔡幸吟  
書        名: 台灣的史前文化
作        者: 何傳坤
譯        者:  
出版單位: 遠足文化
出版年月: 93.1
版        次: 第一版

內容

(一)內容簡介

(台灣史前文化)共有七大章節:
(總論)概述史前文化與考古學的概況,(北部地區)則探討北部的史前歷史,(中部地區)則報導新發現的「惠來里」遺址。
(結語)則是對於史前文化引起的國際共鳴以及加入世界文化遺址。
作者介紹;
現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考古學的負責人寄人類學組主任,專為中國古人類學、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動物學、人口考古學...。

(二)我的心得

台灣的史前文化分成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芝山巖文化、植物園文化、時三行文化...等。

大坌坑文化:一、大坌坑人利用樹皮步打棒製造粗布。二、婦人與孩子揉土用來製造陶器。三、婦人用粗繩綁在木器上拍打陶器,以繩紋作為中式。四、將陶罐陰乾。五、將土加水和沙和成一團。六、露天已火燒陶。七、「山田燒墾」是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大坌坑文化的命名來自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遺址,年代推測再聚金七千年前~五千年間。大坌坑的陶器通稱為粗繩紋陶,多為手製,含沙,質地鬆軟,顏色多為紅褐色。

圓山文化:一、在陸地上狩獵、二、利用「骨製倒鉤魚槍」射捕河中大魚三、放火燒林,準備開墾新地,有初步的農耕生活。四、用樹皮布打棒作樹披布、五、居住在「干欄式」建築。六、利用石製器(如:刀)收割、七、用魚網捕魚 八、用三足器烹煮貝類 九、食用過的貝類堆積成一座小貝塚、 八、用三足器烹煮貝類 九、食用過的貝類堆積成一座小貝塚 十、用陶器成水 十一 、刺魚。圓山文化可式興起於台北盆地北側的地方性文化,其年代可能劇金四千五百~二千年左右。圓山文化大致分布在台北淡水河兩岸及新店溪下游的河階地,當時台北盆地處於台北湖時代。主要特徵為富有區域性的陶器、石器、骨角器、玉器。石器包括各式磨製的大型產型器、鋤型器、府行器、錛型器、石鎚、網墜、凹石、砥石等,日常生活使用的農、魚、獵具及工具。

芝山巖文化:知山巖遺址在台北湖石其為一座孤立的砂岩小山,山頂平坦,當時稻作精熟,盛行打獵鹿、豬、羌還有從事漁撈活動並食貝,芝山巖文化推測距今300~3000年之間。出土的陶器已彩繪居多,主要是黑彩或黑中彩,少數為橙紅色。文是主要已數條平行線組合,有細有粗。器型以罐型居多,也有不少罐盆型器,並有獨特的帶鈕器。此外尚有罕見的木器一棍(農耕用具)和裝飾品。
新石器中期台灣各地得地方性文化紛紛蜂起,一方面是大坌坑文化各處各地之後長期發展的地方適應,另一方面則是外來文化的移入而持續發展,園山文化及即是例。

植物園文化:約在圓山文化的晚期,距今2500~1800年前,台北地區出現了立一種新文化─植物園文化。

該文化主要分布於台北盆地南部、大漢溪西岸地區,代表性的遺址外,還有台北縣樹林狗蹄山台抵、關渡、慈法宮以及桃園大園尖山等。

植物園文化主要特色,陶器、曲折文等幾何形印文、器型主要有罐和缽。石器有打製大型石斧、模製石斧、匙形石斧、有段石斧、錛、鑿、鏃、槍頭等。
當時的生活方式一大型農具之出現推論以【農耕】為主。

十三行文化:1將吃剩的食物殘渣及中放置,形成今日挖出的【灰坑】,也就是垃圾堆,裡面為各式獸骨、貝類等殘渣。2煮食貝類及魚類3與漢人進行交易4在海邊撿食貝類5宰殺豬之6打製鐵器製作生活用器7干欄式房子。

食三行文化為平埔凱達格蘭前身,時間1800~1500年,是漢人進入本區之後所發現唯一史前文化,,分布極為廣泛。初期繼承新時代晚期發展,有不同的適應形態,平原、丘陵、山地均有移址分布,其生活型態已經漢近代各台灣原住民相同主要移址有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小基隆、台北新莊子、社子等。當時的居民主要以務農為主,種植以稻米、番薯、芋頭等農作物;同時魚獵也相當發達,採取貝類和捕捉魚類,並狩獵鹿、山豬、羌、山羊等野生動物;服裝上可能以北泰雅族,以黑、白、紅為主,並且住在【干欄式】建築的房屋。

(三)討論議題

現在我們可以利用很多方式來探討及學「遺址」但是由於是幾百年前的文化遺址和文物,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保存這些文化遺址,但近幾年環境破壞得很嚴重,所以考古學家正在思考如何保存遺址。我想,我們如果少破壞環境,那些遺址就能保存下來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存、保護好環境,以便後來的人能更進一步了解文化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