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參賽主題: 施政主軸--世界一家親  
作        者: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一年12班號張宜樺
指導老師: 蘇峯儀  
書        名: 日本
作        者:  
譯        者: 魏裕梅
出版單位: 宏觀文化
出版年月: 1996
版        次: 初版

內容

(一)內容摘要

主要地形:
日本的地理特徵是海岸線複雜多變、火山眾多和峽谷深邃。日本的地理特徵是海岸線複雜多變、火山眾多和峽谷深邃。

日本有1億2,600萬以上人口。日本國民大多居住在城市里人口密集的地方。首都東京有約有1,200萬居民。

日本的氣候四季分明,每個季節都有其吸引人的地方。 觀光旅遊的最好季節是春季和秋季。春季(3月~5月):寒冷的冬天過了以後,桃花開了,春天也就來到了。3月底到4月上旬,櫻花盛開的時候正是仲春的季節。夏季(6月~8月):夏季從6月份開始,其中有3-4個星期的時間是梅雨季節。農民就正好利用這時候的梅雨進行插秧。到了7月份的時候就是暑氣逼人的盛夏季節了。在這個季節日本人喜歡到海濱去沐海水浴,或者到山區去避暑。日本在夏季有許多節慶•活動。秋季(9月~11月):過了炎熱的夏季以後就是天高氣爽的秋季了。這時候樹林里到處蓋滿了紅紅的秋葉。公園里,花園里一下子開滿了美麗的菊花。秋天的時候有很多展覽會和音樂會,還有體育競賽。冬季(12月~2月):在太平洋沿岸的平原地帶,氣溫大多在零度以上。天氣乾燥,陽光柔和。在日本的中部和北部地帶,這時候正是開展冬季體育運動的大好時光。在日本的南方地帶,這時候還是舒適溫暖的氣候。

(二)我的心得

以文化來說. ㄧ直是承襲中國. 包括平安京的街道規劃. 京都到現在也還是有三條通 , 四條. 五條。

日本和服也稱為吳服... 日本的書道. 茶道, 插花等等…其實都不是日本自己原創. 只是擷取的中國傳統後.另外發展出自己的風格.所以可以說剛開始他們算是抄襲. 但是到了今天. 以書道. 茶道, 插花來說…日本發展出了和中國, 尤其是和台灣相比, 感覺上是截然不同的物件.近代受明治維新全盤新化. 日本又有新風貌. 可是我覺得他們並沒有邯鄲學步. 新的學得半調子. 舊的卻已經遺忘. 我認為他們新舊之間ㄧ直並行.當然這中間ㄧ定會有什麼相衝突的點. 但是就ㄧ個外國觀光客的角度來看.雖然不願意承認./ 但是看現在學校教育. 我們對於書法有多少心力與時間投入。

雖然坊間很多學習管道. 但是提起中國的書法. 好像日韓重視的程度比我們多. 購買食品. 倒不是為了吃裡面的東西 . 而純粹是被包裝外觀所吸引. 覺得那盒子可以日常拿來擺飾. 運用…甚至贈人. 看在造形獨特的情況. 很多人都會愛不釋手.說到傳統. 除了融入上面的文化部分之外.我再補充一些.去年去京都旅行.全程參與了京都的祇園祭... 未參加過的, ㄧ定認為這是日本風格十足的節慶祭典吧~~有人說日本這種祭典, 這些古蹟…是老人家看的. 那也不盡然. 其實觀察他們的祭典. 跟中國 , 跟台灣的廟會還是有所不同. 即使是周邊的像是道路管制. 小攤販…都給我ㄧ種秩序井然的感覺。

可以看的不光是祭典本身. 附帶的週遭ㄧ切都給人ㄧ種奇特的感覺.另外是看到很多公共場所. 警察局門口懸賞通緝要犯…殺人犯.還有包括女的.... 在此印證出門在外的安全自己要警醒.我個人覺得日本是個很值得研究的國家. 雖然平常我們接觸日本事物的機會很多. 像是飲食. 娛樂. 生活…但是我覺得還是只能看個表面....為什麼這個二次大戰算是兇手的國家能恢復得這麼快. 站上世界頂尖舞台?

為什麼很多中國的文化.感覺像是日本在以另ㄧ種面貌傳承下去???滿多方面都值得玩味探討 .... 這也是我喜歡去日本. 喜歡接觸日本的事物... 因為總是會發現之前未發現的東西.從國中看日劇開始. 看的日劇不光是偶像劇. 那時反而看很多古裝歷史劇 .... 我不能說我對日本多了解. 至少我不會日文. 要談多麼知道這個民族. 是不可能的. 但是這些年我ㄧ直在走日本線的旅遊. 希望去很多日本地方. 不光是北海道. 不光是京都…我希望能多多了解這個民族.... ㄧ個很值得探究的東方民族, 黃皮膚的民族, 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民族...。

我喜歡這個國家,它有許多卡通人物例如哆啦A夢、網球王子、而且有很多的漫畫創作多來自這個國家,它還有許多樂園,如東京迪士尼樂園、太空世界、、、等。在這國家裡又有吃不完的美食如蓋飯、 壽司、生魚片、烏龍麵、、、等,聽說日本人長壽就有關它們的食物,多來自天然,而且無過多的人工添加物。日本這個國家,觀光人口大部分都是我們台灣人去那裡旅遊,春天有櫻花、秋天有楓葉、冬天有雪景可看,真是一個讓人嚮往的旅遊地點。

三.討論議題

1.日本有很嚴重的大男人主義

2.日本的跪座對腳的傷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