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家親
參賽主題: 施政主軸--世界一家親  
作        者: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綜合高中科-三年10班號張育晧
指導老師: 謝珍元  
書        名: 換個城市過日子-舊金山遊•住•學
exploring in san francisco
作        者: 廖和敏
譯        者:  
出版單位: 閱讀地球
出版年月: 2006.8
版        次: 初版

內容

(一)內容簡介:

換個地方可以重新學習過日子,也可找回最原始的求生本能,在最簡單的生活細節中找到蒙塵的感動。

舊金山是個不囉嗦的地方,有都會的便捷交通和豐富人文,但沒有大都會的混亂和吵雜,很容易建構個安樂小窩,安頓身心。對於想要整理和調整自己的人,這裡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在這裡可以過日子,可以找些課程學習,也可到
四周遊歷。

形體的驛動,和心靈的悸動,舊金山都可買單。

(二)我的心得:

舊金山這個地方,雖然對它熟悉,但是經過了本書的介紹,讓我更了解這個地方的風俗名情。內容提到:舊金山的紙店特別的多,他們喜歡動手自己做,而不是買現成的卡片紙張作為賀卡。而且怎麼也沒想過,那裡的店員竟然有現場教學而紙店也不單純的是紙店,竟然有分類!

有做書的卡片、做各種本子、做成剪貼本scrapbook。連紙店都分成這麼細,可想而知他們對於「手工藝」這件是有多麼重要了吧!

這裡的餐飲居全美領導地位,餐館多、名廚也多。做菜就像品酒一樣,是生活品味的象徵。學做菜也是種追求品味生活的課外活動,因此烹飪教室變成了一種”食”尚。大部分教導烹飪的老師都是小有名氣的廚師,一堂課講解二十分鐘,開始分組,五個小時做六道菜,沒有小組長,大家卻都知道自己應該要做什麼事情,很快的就動了起來。

作者找到了一家圖書館,館後窗可以俯瞰舊金山市。這個躲在樹叢後的圖書館,一棵樹就把它給遮住了。裡面只有三台電腦、兩張桌子就像小家碧玉一樣。坐落在PETRORO HILL小丘上,有高高在上的尊崇感。有時候感覺大大的圖書館是很好,可以自由的走來走去沒有空間的束縛感。可是在大城市這種小小溫馨的地方,卻可以找回把自己包起來的安全感,也可以當作自己家一樣,悠閒的看著雜誌,暫時脫離人擠人的喧囂。

舊金山第一個讓人聯想到的景點就是金門大橋,來到這一定要拍一張照,否則就會像去了中國不去長城一樣,就可想而知這朝拜儀式非做不可。還有個重要景點就是金門公園,園內還有博物館,日本的茶藝館和荷蘭風車區,即可見公園之大。

舊金山的咖啡店很多,尤其是露天咖啡座更是為人氣指標,天氣好時或是下班之後和週末,總是高朋滿座一位難求。這裡的人總愛咖啡店裡的氣氛,給個人各自一張桌子,有人聽音樂、有人打電腦、有人看書,大家不打招呼,也不交換眼神。就感受那悠閒的氛圍。作者身在異鄉,喜歡找一個順眼的咖啡店為家當落腳處,能夠可以退到自己的空間做自己的事情,不論是用電腦、或是紙筆來進入自己的文字世界。這是個麼愜意的生活,身在異鄉卻能怡然自得,看看不同國家的風景,還能夠有自己的空間能夠發揮。多麼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去國外享受一個人生活的這種快樂。

舊金山外來人口很多,特別是長期來學習英文的外國人,和來此開大會的商務人士,為此這裡有很多是以週和以月來計費的出租公寓。城中心和聯合廣場週遭更是舉目皆是,計費標準則是以離廣場多近為準,越靠近一條街就越貴。且在舊金山,風格旅館已經出現,以精緻讀設計和個人化服務以區隔大型旅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環保理念,動物友善,和尊重女性。

真的希望有一天就像是作者一樣,換個城市過不一樣的生活,放鬆自己體驗不同的人生,也增加了自己的經驗,看的更多學的更廣,也給自己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問題討論:

若能換個方式過生活,哪種生活方式能讓你最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