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主題: | 施政主軸--世界一家親 |
作 者: |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綜合高中科-三年10班號翁韻茹 |
指導老師: | 謝珍元 |
書 名: | 學荷蘭人過生活-一本教你了解並學會荷蘭人徜徉自然愛地球的生活工具書 學荷蘭人過生活-一本教你了解並學會荷蘭人徜徉自然愛地球的生活工具書 |
作 者: | 陳奕伸 |
譯 者: | 張芳玲 |
出版單位: | 太雅生活館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2007/10/01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
(一)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作者在荷蘭生活過後所寫的,介紹有關於荷蘭的食、衣、住、行,育、樂,荷蘭的主食是馬鈴薯,荷蘭人靠著吃馬鈴薯和起士男生平均身高達183公分,女生平均身高達174公分,荷蘭人喜歡喝咖啡,在超市也有免費的咖啡可以試喝,旁邊還有讓客人休息的坐椅,有時遇到麵包出爐還可以增加買氣,荷蘭人也喜歡吃薯條加美乃滋。荷蘭人穿衣服很休閒,即使上班也不一定會穿西裝。荷蘭人喜歡自己自己動手做家具,會在家門口或是牆壁搞怪,喜歡在家門前的花園、陽台種很多花花草草,甚至是牆壁也喜歡種藤蔓讓它自己恣意的生長。荷蘭人喜歡騎腳踏車,到處都看的到腳踏車的蹤影,四處可見到腳踏車停車格。荷蘭人的教育制度是不喜歡死讀課本,喜歡學生自已思考後的答案。荷蘭人很喜歡曬太陽,因為荷蘭的天氣不穩定,有時候可能是晴天卻突然刮風下雨,但是持續十幾分鐘就停了,所以荷蘭人不會帶傘,在荷蘭帶傘還可能會被笑;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自家的花園邊看書邊曬太陽、在露天咖啡座椅聊天喝咖啡曬太陽,在沙灘上不見沙只見人。 (二)我的心得: 因為本身很喜歡荷蘭,所以就借了這本書。這本書把荷蘭介紹的很清楚,關於食、衣、住、行,育、樂。從無情洪水成災到面對現實,與海共生,爭地耕作,荷蘭贏得「上天造人,荷蘭造路」的一世美名。保守的宗教背景與開放的生活價值觀相結合,因此,荷蘭被全球封為「最自由與包容」的低地國度。荷蘭的國土有50%,只高出海平面不到1公尺,卻有60%的人口居住在海平面之下;填海造路是荷蘭第一項最為世人所知的榮耀。 荷蘭是全世界同志最愛的國家,女女男男都可以合法結婚。關於食,荷蘭人的主食是馬鈴薯﹔薯條,台灣人覺得常常吃油炸的東西不好,但荷蘭人卻喜歡吃薯條加上油膩膩的美乃滋,他們覺得薯條加美乃滋是很絕配的點心,不管是在火車站或是街頭到處都可以看到有人手裡拿著一盒的薯條,荷蘭人喜歡吃薯條,還因此發明了在家就能自行油炸冷凍食品的機器(frituurpan)。他們喜歡吃起士,但亞洲人對於起士的感覺是:臭臭的,荷蘭從13世紀就開始出口起士乳製品到其他國家,起士對荷蘭人來說是每日必備食品,每天早、中、晚的麵包都少不了香濃的起士。荷蘭的糖果有一種裡面有中藥味道,那是荷蘭人最喜歡的糖果。在荷蘭,冬天沒有進補的食物,只有加了很多種蔬菜下去燉煮或用焗拷的方式完成的一道佳餚,從寒冷的外面回到家哩,吃下一碗,馬上就會覺得溫暖而且很有飽足感。荷蘭人喜歡喝咖啡,不管是在街道上、超市、廣場等,到處都可以聞到咖啡香,看到人們邊聊天邊喝咖啡。在荷蘭的市場,有一些海鮮小吃灘/店,主要是賣鯡魚,炸魚塊沾美乃滋,捕獲後的鯡魚,採用最完整的清洗方式,放入零下20度低溫保存,再將洋蔥碎末灑滿整條鯡魚然後生吃。荷蘭人烤肉不限中秋節,想到就拷﹔果醬也不買現成的,就喜歡自己做果醬,這樣就可以想吃多少就做多少,完全不會浪費。 在荷蘭,經常可以見到腳踏車隨處停放,路邊燈柱、橋墩旁、商店門口,無處不見腳踏車的蹤影﹔在荷蘭各大城鎮的火車站、巴士站都有專屬腳踏車的停車場,雖然台灣也有自行車專用道,但是腳踏車專用停車場卻很少。木鞋原本的功能是為了防潮,但現在可以當裝飾的生活用品,鑰匙圈、衣刷、開瓶器、花盆、壁上裝飾、陶瓷,甚至船都可以做成木鞋的造型。 在荷蘭,新人不一到得穿婚紗禮服才能結婚,也沒有所謂的紅包文化,客人可能只是帶一個小禮物。在荷蘭,家家戶戶的窗戶都有不同的造型,三角形、拱形,還有各種不同的開窗方式,而且每一扇窗都像一幅畫,窗台上一定會有盆栽、蠟燭或花瓶,不像台灣有很多鐵窗。專用瓶罐回收箱,將空的汽水瓶放入空罐回收機裡,電腦會按空瓶數計退費,按下綠色鍵,取下退費單,到櫃檯退錢,超市一定會有空瓶回收機,方便又環保。在荷蘭一藥難求,生病多請假在家休息調養,直到病好為止。荷蘭路邊的廣告牌可以自動輪替廣告海報,不但可以減少廣告隨意張貼,污染牆面的困擾,也讓市容整潔美麗。荷蘭的小孩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他們的書包很簡單,只要上課需要的東西和想玩的玩具就可以了,回家也不用趕著去補習;大學也不會要死背課本才可以得高分。也有部分工時,讓雙薪家庭也可以有時間照顧家裡的小孩。 (三)問題討論: 1.喝咖啡真的對身體不好嗎? 2.為什麼台灣的學生書包都那麼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