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巴拉圭
參賽主題: 施政主軸--世界一家親  
作        者: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綜合高中科-三年09班號郭庭樺
指導老師: 周佩萱  
書        名: 中南美洲
作        者:  
譯        者: 呂應鐘
出版單位: 錦繡出版社
出版年月: 民國七十八年四月
版        次:  

內容

ㄧ、內容簡介

1.耶穌會教師荷西•安切塔,在十七世紀曾寫過他的任務實在很複雜,因為「這個國家的天性鬆散、怠惰又憂鬱,因此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宴會、歌唱和追逐歡樂享受上」p117

2.社會學者常把嘉年華稱為「大規模社會逃避的活塞」p190

3.美國總統雷根曾說過「我不曉得你們這裡竟然還會有這樣的東西」p192

4.地理學者奧斯瓦多•華維德「這是個愛鳥者的天堂」p214

5.巴拉圭的流放小說家奧古斯托•羅亞•巴斯托斯曾經說過「它是一個被陸地環繞的島嶼」p223


二、 我的心得

我想介紹我所看到的巴拉圭給大家認識,是因為我曾經住過,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個多月,但讓我看到世界的另一面。

巴拉圭位於南美洲的中心地帶,是一個內陸國家,巴拉圭的流放小說家奧古斯托•羅亞•巴斯托斯曾經說過「它是一個被陸地環繞的島嶼」,它被巴西、阿根廷、玻利維亞所包圍的國家,是一個不靠海的國家,所以當地人很少吃海鮮類的食物,大多人以牛肉為主。

它們分為東、西半部,東半部以林業、農業與牛隻畜牧業為主,西部大多是草原。氣候屬副熱帶濕潤氣候,夏天平均溫度31度,但是不像台灣是悶熱,感覺比台灣舒服,冬天平均溫度15度,屬於比較乾燥的氣候。我在公路上常看到婦女把籃子頂在頭上叫賣,它是穿梭在車陣中叫賣,看了都心驚膽戰,好危險喔!男生的工作大多靠著經營生意的外國人為主,可見巴拉圭是個種族融合的國家,大多數以日本、台灣、韓國及阿拉伯人為主,所以有很多華人區,我曾經參加過當地人的婚禮,它們是以送禮方式,不像台灣是包紅包,宴客也只有吃兩、三道菜,以舞會為主。我們的元旦就是它們的過年,它們的新年就是等待新的一年的到來,過了12點就會開始放鞭炮,你就會知道新的一年來臨了。

亞松森是巴拉圭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且是軍事、政治、經濟的中心,亞松森雖然是首都,大多數的華人都在東方市經營生意,東方市是巴拉圭的第二大城市,但是它卻比亞松森熱鬧,我就住在東方市的姑姑家,姑姑家有個很特殊的景觀,從陽台看出去可以看到一座橋,它是連接巴西和巴拉圭的重要橋梁,過了這座橋就是另外一個國家,巴西人若在巴拉圭上班就必須每天出國上班,經過一座橋時差就差一個小時,很特別!

有個相當知名的大瀑布「伊瓜蘇大瀑布 」,它是世界第三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它位於巴拉圭、巴西、阿根廷的國界上,最好是從巴西這邊參觀,可以看到最壯觀一段,雖然離水邊較遠,卻能俯瞰較大的瀑布景觀,它的聲音宛如萬馬奔騰的魔鬼喉,在水面上常可以看到飛泉虹橋,不過要看到瀑布,要走一條很狹窄的通道,我在走這條通道時,看到很多生物,如果喜歡研究野生動物和植物的人可以從阿根廷進入伊瓜蘇瀑布,因為阿根廷那有很多特別動、植物,在阿根廷的諮詢中心可以拿到相關資料,從阿根廷進入不用入境許可,一年當中以秋、春最為觀賞時期,瀑布還有一個功能那就是水力發電,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壩,巴拉圭、巴西和阿根廷在伊瓜蘇瀑布附近形成交集,有個標誌會標示出三國國界的交集點,在由遊覽瀑布時,可同時看見三個國家的風貌。

我在巴拉圭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看著橋上的車子往來,那種感覺很特別,當初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會去巴拉圭,但是我不後悔去巴拉圭,雖然是落後國家,但是能讓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在巴拉圭我常跟著姑姑到附近的國家遊玩,附近有很多國家也是很有特色的國家,我很喜歡巴拉圭的天氣,一年四季都很舒服,不會很熱也不會很冷,在巴拉圭我還有學西班牙語

當我去到巴拉圭時,那是我第一次出國,光坐飛機就坐了36個小時,真的很久,不過到達目的地時,我整個人變的很有精神,因為我喜歡看一個國家最原始的樣子,它可以讓我看到那國家的文化與生活方式。我在巴拉圭的生活充實,雖然要上語言課程,但姑姑都會利用時間帶我們出去玩,住在姑姑家我最喜歡的事,就是坐在陽台,看著往返巴西和巴拉圭的那座橋樑,我會想著每台車的目的是什麼?而且我常會自己一個人坐在那看書,那種感覺真的很棒!



三、問題討論

因為就讀餐飲,喜歡餐飲所以我會選擇去他們的傳統市場和超市逛逛,在逛的同時就可以稍微了解他們的飲食文化,從傳統市場和超市裡你可以發現他們那些不能吃或者是當地人比較愛吃的食材,我也是在逛的時候才了解到他們只吃牛肉,因為市場或超市只賣牛肉其他的肉都沒在賣。
那麼在台灣面對來自遙遠國度的異國人,我們要如何更進一步的認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