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代文選
參賽主題: 高中職組(1)--臺灣文學  
作        者: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綜合高中科-二年08班號曾美樺
指導老師: 黃素薇  
書        名: 台灣現代文選
作        者: 向陽、林黛嫚、蕭蕭-編著
譯        者:  
出版單位: 三民書局
出版年月: 94/08/01
版        次: 修訂二版

內容

(一) 內容簡介:

本書所選範文皆為台灣現代文學之名家名作,包含散文、新詩、小說三大類。小說有:〈永遠的尹雪艷〉(白先勇)、〈兒子的大玩偶〉(黃春明)等;散文有:〈湖水.秋燈〉(張秀亞)、〈日不落家〉(余光中)等;新詩有:〈如歌的行板〉(瘂弦)、〈電鎖〉(商禽)等,皆是一時之選。此外並兼收各領域之文學創作,如代表海洋文學的〈奶油鼻子〉(廖鴻基)、為少數民族發聲的〈大雁之歌〉(席慕蓉)、闡述原住民文化的〈在想像的部落〉(瓦歷斯•諾幹)等,這種著重人文關懷、創作旨趣及美學欣賞的選文特色,在在呈現出本書的廣度及深度,並帶給讀者均衡且全方位的現代文學視野。

(二)我的心得:

台灣從古至今累積至少四百年的移民社會歷史,不同社會語言、種族在台灣交織出許多文化,正因語言帶來的意識型態、省籍矛盾、殖民文化等衝突,從南島語系原住民的口傳文學、中國古文(台灣傳統文學)、白話文、日文、台語文引發的複雜情況及斷層也豐富了台灣文學的面相。本書中同樣的有著多樣風格。

琦君在「紅纱燈」中使用了一貫的簡雅溫婉手法來描寫她美好的童年時光。透過文字,隨著她的文字,踩著時光隧道回到我們無緣見識的上個世紀的生活。夏志清曾說「記憶,在散文中是很重要的。」琦君的作品正是如此,文中記錄與外公的回憶,並寓有五叔去惡向善的教化,看平淡的故事,卻也蘊藏許多道理。

瓦歷斯•諾幹所寫的「在想像的部落」,勾勒作者的理想,隨著時間漸漸部落裡的青年人為了生活、家計、夢想逐漸離開,而到都市居住工作,獨留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作者在「我們有簡單而樸素的原則/婉如森陵的四季遷變」中坦然面對環境、時代的變遷,但末段卻以人與人的交往,要坦誠真心,彼此關愛為結語。

陳秀喜的「台灣」,充滿了對親情、鄉土和生命的愛,這樣對人性美好的肯定,是極為動人的。1973年,陳秀喜在《文壇》雜誌上發表了她著名的詩作「台灣」。「台灣」這首詩中所寫的稻草、榕樹、香蕉、玉蘭花,成為每一個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親近鄉土的象徵,也成為海外的台灣遊子懷念故鄉時,出現在心中的永恆意象。

黃春明的「兒子的大玩偶」描寫坤樹和妻子阿珠的衝突、誤會和最後的和解,一開始,坤樹的職業是廣告人。從事這種工作,他必須裝扮得十分怪異,臉上要塗厚厚的粉墨,走起路來像個大木偶,還要走向人多的地方,才能引起注意,達到廣告的效果。而坤樹也在乎廣告的效果,如果效果不好,戲院老板就不會再雇用他,他將失去工作。他走過花街的妓女戶時,連妓女們都尋他開心,「喂,廣告的,來呀,我等你。」有一個妓女的吆喝聲向他追過來。在笑聲中有人說:「如果他真的來了,不把你嚇死才怪。」別人已不把他當做一個普通的人看待。對這種職業,坤樹感到苦惱,為了他的職業、為了他的未出世的孩子,無可奈何的,他要擔負起做父親的責任。「貧賤夫妻百事哀」是坤樹和阿珠的寫照。坤樹在街頭巷尾做廣告,經過家門時,總要回來喝阿珠為他泡的薑母茶。那天,坤樹因為老板不幫他換一套服裝,就遷怒於阿珠,於是兩人就開始賭氣,坤樹不吃早餐就出門,回來喝茶時發現「……鍋裡的菜飯都沒動,床上不見阿龍睡覺,……人那裡去了?」阿珠則是背著坤樹去幫人洗衣服。洗完衣服,阿珠要去叫坤樹回來吃飯,「她匆匆忙忙地背著阿龍往街上跑。她穿過市場,她沿著鬧區的街道奔走,兩隻焦灼的眼,一直尋到盡頭……」這種夫婦間的關懷的,是台灣社會急遽發展的穩定的力量。這些作者在文章中,多充滿了台灣的味道,不僅是思鄉更是對台灣的愛。

(三)討論議題:

台灣文學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