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半邊井
參賽主題: 高中職組(2)--臺灣歷史  
作        者: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幼保科-二年26班號林薇妮
指導老師: 葉曉雯  
書        名: 鹿港
作        者: 林岱瑩
譯        者:  
出版單位: 三久出版社
出版年月: 1997年11月
版        次: 初版

內容

一.內容簡介

鹿港半邊井舊日鹿港是富而多情的文化古城,當初居民多源自大陸移民,彼此互相關懷照顧,蘊育出鹿港濃郁淳厚的鄉土民情,半邊井的存在,即訴說了街道鄰里間的蘊情和慷慨助人的人情味。

懷古造型的王家古厝也是遊客焦點,它曾是六十年代「揚子江風雲」與「小城故事」的外景拍攝地點,而房子的合德堂古宅,也散發出一股風雅拙意的建築之美,牆上爬滿翠綠藤蔓,伴著斑駁牆垣。院裡有讀書樓,位瑤林街得書香世家,它傳統的宅第建築,也吸引了許多遊客的目光。

二.我的心得

記得國中畢旅有去過鹿港,有好多好多地方可以逛,名勝古蹟也很多友文開書院、鹿港火車站、泉郊會館、日茂行、鹿港百年國小、不見天街(今中山路)、九曲巷、還有就是我正寫的題目半邊井。

這次寫的半邊井,據說分一半給外人飲用,可見以前王家對人真的好!人只要有散發出人情味,我相信身邊附近的人也會沾到幾滴吧!大家有困難本來就要主動互相幫忙,就像有句話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人,許多人才得到大家的幫助,原來小小地方可見當日純樸的民風與厚重的人情味,不禁令人望風懷古,心嚮往之。

半邊井之人的住宅,門楣上題有「三槐挺秀」,透露著主人當是書香風雅之士,在左側就是半邊井露出牆外,井內雖然已經乾涸荒廢填滿了泥土、另一邊被磚塊封閉,然其後世之人到此一遊者,亦可以追想前人之善情雅意,裡面的意義是讓後世了解先人的愛心跟厚道,現在好像都只能看到外面的樣子吧!裡面好像不能進入了,在外面看起來一條長長的巷子,好多長的好像噢!但裡面的意義各不同,就好像「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巷子裡的彎曲多,發揮稍弱強風、阻隔風砂的效果,在冬季裡的寒風,行走仍然感受到巷內溫暖如春的強烈對比,巷子裡建築相似,具有不同的古意典雅的純樸風貌,富藝術氣息的門庭之類的,到處引人側目的舊日生活足跡,不禁讓我勾起一絲絲的思古幽情。

希望大家有機會去或再去的話,去看看這些,相信你們也會很喜歡!要去鹿港看看這些前人留下來的建築,被現代人保留原貌的古蹟,會讓我們處處留念吧!鹿港的熱情、人情味 去過都會感覺得到,留下來的每一個建築,現代人並沒有改變它們的原貌,並變成了大家到鹿港欣賞的地方,想必鹿港真是個好地方!

三.問題討論

鹿港半邊井給人有人情味的感覺,目前已列為古蹟又可作為觀光景點,遊客來此亦可飲用井水,應該珍惜此資源,流傳後代亦能參觀及見證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