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職組(2)--台灣歷史
參賽主題: 高中職組(2)--臺灣歷史  
作        者: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資處科-二年14班號謝雅慧
指導老師: 葉曉雯  
書        名: 台灣的古道
作        者: 王一婷
譯        者:  
出版單位: 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91年5月5日
版        次:  

內容

(一)內容簡介:

就字面上解釋,古道僅是早期先民所開闢的道路。事實上,它更是遺留在地表上的重要歷史陳跡。對許多關心土地的人而言,走古道已經成為人文與自然兼備的路程,更是幫助金人回溯先民所留足跡的最佳方式。《台灣的古道》共收錄了三十一條具有代表性的古道,依地理位置分為北、中、南、東,再藉由歷史回溯,今昔對照等,帶領探索古道,重新審視歷史古人老事。此外亦帶領觀察古道上豐富的動、植物、變化多端的地質樣貌。走進古道,將可體會處處驚喜。捧讀此書,更是一本最佳的鄉土與自然教材。

(二)我的心得:

一段段台灣開發史,先民以百年的足跡,在山巔、溪畔,刻劃成一條條古道,交織如網。這些古道,留存著諸多族群蓽路藍縷,在台灣土地上活動、求生存的故事。一路走著,沿途的石碑、遺址、營盤、古墓就會向您娓娓道來──原住民如何踩踏與遷移、哪些是漢人經商的要道、哪些是清朝開闢的官道、日本人又如何利用來「理番」。

而古道的行成並非一朝一夕,它是經過漫長的時間而演變出來的,想不到台灣的古道有三十條以上,而每一條古道也都有地域性的故事,各有特色,擁有許多美麗的景致、豐富的歷史人文的台灣島,踩踏在眾多的古道上,探索土地的最佳方式,古道可以說是先民遺留在地球上的歷史,沿著古道尋覓一直到許多族群文化的遺跡;經過細心整頓的古道,成為健行步道或國家公園的一個部份,可以讓我們隨時到古道走走、看看先民所遺留下來的足跡,也讓我們更加的了解以前有關於古道的歷史,更讓我們了解台灣的古道。

古道,經過人們的踩踏,它才能通滿生機,沿途的生態景觀更提供了寓教於樂的功能,更能了解台灣的生態環境也讓其他人更了解台灣的不只是生態,連其他的地方都有歷史的簡介,讓我們了解地方特色,也讓我們更了解台灣各地的歷史以及很豐富的動、植物的生態景觀,也更了解台灣的歷史與地方特色。

近幾年來台灣的生態也保護的比以前還要好,許多外地人來到台灣都相當驚訝,而台灣的歷史古蹟也不落人後的整修,保護;只要一到假日時,每個地方古蹟都充滿了人,也充滿了古早的味道,更讓我們想起各去的歷史。而本書的內容不但豐富、多樣化,也把台灣所有的地理景觀、文化特色全部都有詳細的介紹,也讓許多對台灣不熟悉的人,更進一步了解以前台灣,更是讓所有人回溯先民所遺留下來之足跡的最佳方式。

(三)問題討論

台灣的古道使否可以保存到完全沒有破壞的痕跡?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大家到了那裡之後都不要亂丟垃圾,也不要在那裡留下「紀念」就不會被破壞的那麼嚴重。相反的,如果大家都很遵守規定把垃圾帶回家不把任何東西帶走,也不會留下「紀念」,這樣的話,台灣的全部古道也就不會被破壞的那麼多;所以我覺得要做到的話就必須嚴格取締違規的人,嚴重處,這樣就不會有這種事常常發生。古道的維護是靠人人而不是靠政府而已。保護古蹟是每個人的事情,而不是單單一些人就能做的,古蹟如果消失了,那想親眼看看這些古老的事、物的人就只能從書裡面得到了!這樣不是很可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