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2)--臺灣歷史 |
作 者: |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資處科-二年14班號蔡怡玲 |
指導老師: | 葉曉雯 |
書 名: | 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 |
作 者: | 戴寶村, 王峙萍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臺北縣中和市;吳氏總經銷 |
出版年月: | 2004[民93]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
(一)內容簡介: 諺語發源自民間,沒有明確作者,卻能廣泛流傳,人人愛聽,人人會說;生活百態,社會萬象,盡濃縮在三言兩語中,別具巧思又饒富寓意。這般親切的語言、生動的詞彙,化為雅俗共賞的台灣諺語,敘說耐人尋味的台灣故事,不矯飾、不虛偽,讓我們看見真實的台灣歷史。 (二)我的心得: 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才知道我們台灣的歷史,也能用這麼有趣的諺語,來表達歷史的演進,讓我們更有興趣,去了解歷史,也讓我們對歷史,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雖然在國小、國中、高中,都有學歷史,但是只要上到歷史,都會覺得無聊,但是在這次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當中多了諺語,在寫的時候,也比較容易下筆,因為我從小,就在充滿鄉土味的家中長大,家人對談都是用台語,感覺起來比較輕切,對於台灣諺語跟歷史有關,很少聽過,但是在談話中,常常用到諺語,但是在看完本書的時候,又學到了更多的諺語,也讓我們對台灣歷史,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如果老師用諺語上課的話,應該就不會這麼無聊,也不會讓我們對歷史如此的生疏,如果我們以後都用諺語上課的話,必定會增加更多樂趣。 歷史雖然我們不是很熟悉,但是諺語是常聽到,諺語當中隱含許多樂趣,跟教化意義,能讓我們了解許多事,也能讓我們生活中,更增添了許多樂趣,在這當中也能增進親子、姪孫間的感情,尤其是老人家在說的故事,最好聽最有感情,從生活中體會到的經驗,分享給子孫們聽,這個時間、畫面是最溫馨的,而且現在的小孩子,因為常常沒有回去老家走走,跟老人家的感情漸漸變淡,所以老人家很珍惜跟小孩子的相處時間,就會想一些有趣的諺語,跟孫子們分享,但是社會上常有一些隔代教養的孩子,常走上不歸路,都是因為老人家寵而得來的。 我覺得在諺語中,能學到許多經驗,也能了解許多人生趣事,也能瞭解歷史,諺語有許多好處,但是最近的小朋友,都不會說台語,就算會說也只會罵髒話,但是我們希望學的是有意義、教養的話,而不是學一些無意義的話,所以近年來教育部開始實施母語教學,也訂星期三為母語日,希望教育部的用心,能讓母語能繼續流傳下去37,也能讓自己多學一種語言。 (三)討論議題: 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真的可以詮釋的很詳細嗎?我覺得不行,因為不是每句諺語,都會剛好在某一個時期產生,跟時代剛好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