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體是否健全,和幸福沒有關係
參賽主題: 關懷身心障礙之朋友  
作        者: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二年30班43號蕭易涵
指導老師: 謝珍元  
書        名: 五體不滿足
作        者: 乙武洋匡
譯        者: 劉子倩
出版單位: 圓神出版社
出版年月: 1999.09
版        次: 初版

內容

(一)內容摘要:

要肯定他人,首先就必須珍惜自己。我會開始推動無障礙活動,也是基於「有些是只有我才能作到」這樣的出發點。然而,這並不是我才有的使命感,每個人應該都有「只有他自己才能作到的事」。

有些人載年輕時就發現「自己該扮演的角色」,有些人則要到年紀大了才發現,其中可能也有人到臨死時,才發現「啊,原來我的責任是那個」。至於我自己,只是因為碰巧有「殘障」這個顯眼的標記,所以比較早發現自己的責任罷了。也許每個人發現的時期都不一樣,不過,我相信每個人絕對都有「自己該扮演的角色」。(P.266)

(二)我的心得:

生命轉彎的地方何其多?身體缺陷是最糟的一個轉角點嗎?在每一個生命轉角處,總有許多恐慌、茫然與未知數,但我相信:「只要不放棄,必然再次迎向春天」

乙武洋匡是一位不向命運低頭的作家,同時他也參與很多的活動,像電視台的主播。從小的缺陷並沒有打擊到他的父母,所以它一直像一個正常的人生活,因此也就不會對於自己的先天性缺陷感到懊惱,反而把它視為上天給他的禮物,更加的珍惜。

書中他說了從小就被大家問及他的手腳,雖然他的父母怕他因此受到傷害,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害怕去上學,反而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的講解給同學聽,越小的小孩對於身體的缺陷並不會感到害怕,反而是我們這些年紀長一點的人反而不喜歡接觸殘障朋友,覺得他們好像為很麻煩,但是小孩不會,反而會很熱心的想要幫助那些殘障的人,也因如此,乙武從小就受到大家的幫助,當他上到小學時,班上的老師要同學在乙武能做到的範圍內不要幫他,也是第一次讓它學著獨立,雖然很不習慣,但是也養成它可以自己做更多的事。

隨著年齡的增長,才發現到我們的社會對於殘障人士是不公平的,有很多的地方是沒有無障礙設施的,對殘障人士來說是很不方便的,基於同是殘障者的乙武來說,能夠為其他人爭取到無障礙空間的機會比其他人多,所以他大力的宣導,期望能有更多的重視他們。

一個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家人,乙武的家人在他出生的那天並不是對上天的禮物感到絕望,反而還稱讚他,並且希望他能夠像其他的小孩一樣長大,給予他和其他人一樣的待遇,就連學校也希望他進入普通小學,其中雖然經歷過許多的挫折,但是他的父母並沒有放棄,努力的尋求任何可能的機會,最後還是讓他們成功的得到入學許可,乙武才能在普通人的面前表現他的不同。

「殘障」雖是身上無可言喻的打擊,可它不一定全然的負面,有時反而可以成為打開人生另一扇門的原動力。

有很多的人都認為正常人和殘障有很多的不同,我們可以做到的事,而他們不行,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只要他們努力一點,他們也可以做到我們能做的事,甚至比我們做的更好,乙武洋匡就是一例,他可以做到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也可以打籃球、寫作、搭飛機等正常人能做的事,說明了殘障人士也可以有能力去做他們喜愛的事,祇是我們的社會讓不讓他們做而已。

很多四肢健全的人,都沒有向乙武一樣,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對社會有所貢獻,那豈不是連殘障人士都不如了;有些殘障人士也只會自怨自艾,沒有想著如何對社會有所貢獻,所以才會覺得自己是弱勢團體,身體的殘缺並不代表什麼,「天生我才必有用」就是一句很好的話,乙武也說過,「一定會有一些事是非你不可的」,就是因為相信這句話,所以他才會那麼熱心公益活動,提昇他自己的價值,也為殘障人士爭取許多的福利。一個人能夠肯定自己的價值,別人才會肯定你,進一步的接受你,而你也可以開始有所作為,做你所認為應該做的事,貢獻社會。

乙武希望藉由這本書,帶給那些認為自己是不幸的人,給他們一些鼓勵,讓他們知道他們其實也是可以快樂的過生活,來台訪問的時候,乙武也說,希望這一本說能夠對921得災民有所貢獻,而這本書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不只鼓勵921地震的災民,也鼓勵了台灣所有不幸的人們,希望他們不要向命運低頭,對自己的未來能有更好的前景,就像他一樣,不向自己的不幸低頭。

(三)討論議題:

然而人世間的歡樂與悲苦豈有常態可依循…一個人心情在一天24小時裡,也常有起有落;一個月裡的月也有圓、缺的時候,在一輩子之中更別提到有多少的波波折折,而你、我不就是天天在這人生的波濤中逐浪起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