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主題: | 戀戀風情-高雄之美 |
作 者: |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二年08班號莊涴淳 |
指導老師: | 施芳雅 |
書 名: | 相遇新高雄─海洋首都的蛻變與躍昇 |
作 者: | 洪美華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新自然主義 |
出版年月: | 2002年10月24日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
一、內容簡介 相遇新高雄這本書從文化教育、人文藝術、城市景觀、生態海洋等全方位的角度來介紹高雄歷史、高雄需要、高雄的現貌、高雄的未來、高雄人的自信與驕傲,以及高雄是如何的脫胎換骨,以驚人的速度與時間賽跑,開創出與眾不同的港都風格。 如果說查爾斯橋代了布拉格的精神,那麼,愛河就像是高雄這個城市的靈魂 ,悠悠流過恆久歲月。(p.62) 用愛與關懷來灌溉這塊土地,高雄的明天將會更好。(P.119) 高雄火車站歷經時間與城市發展,像一首寫在時光中的詩,存留著夢一般的浪 漫記憶。(P.137) 歷經幾場人文洗禮之後,高雄人的心裡開出了豐潤的玫瑰,那代表著一種熱情 ,與一種無可比擬的自信。(P.144)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來臨,腦力已經成為最重要的競爭武器,學習是避免落伍 的不二法門。(P.151) 二、我的心得 相遇新高雄這本書不論是從書名到版面設計都令我感到十分新鮮,尤其是在作者方面,它邀集當今許多知名人士來執筆,從各種不同專業修養的角度來肯定高雄全方位的發展。 高雄在以前給人的印象是文化沙漠、是工業都會,而如今煥然一新的高雄給人的感覺是海洋首都、是一個有愛 、有夢的地方,然而這當中的差異性我就以三個例子來說明: 愛河是高雄的地標之一,雖然有一段時間變臭、變髒,變得令人避之唯恐不及,不過,經過這幾年的整治工程,逐漸還原她原來的面貌,甚至變得更美、更迷人。現在的愛河不但是全家休閒的好地方;也是情侶約會的好去處;更是一條屬於城市與市民生活的河流且她總是充滿生命力來貫穿這塊土地所賦予她那生生不息的力量。清晨的愛河呈現出一種靜謐的美;黃昏的愛河呈現出一種浪漫的美;夜晚的愛河呈現一種神祕的美,這美不勝收的愛河真是越夜越美麗。 隨著高雄從田野不疇到工商繁華的大都會,高雄火車站已融入高雄成長發展的歷史回憶,成為早期最具代表性的驕傲,隨著都市化的需求去年八月鐵路地下化開挖,因此把擁有許多人珍貴回憶的老車站遷移,這個搬遷活動不但是歷史記憶的見証,更是新時代來臨的指標。有人說:「一個沒有火車站的城市,是一個失憶的城市;留下老車站的城市,是留下城市願再出發的開始。」也計劃要興建火車站博物館,而這座博物館是希望藉由大家的力量,讓市民和城市形成命共同體,來保有特有的文化內涵和走過的痕跡。 大都會生活人們總是有一種不能避免的隔閡與疏離感,這是城市生活環境的迷失,然而設計城市光廊的理想下是想透過空間美學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這個理想更是高雄美麗的起步。城市光廊藉著藝術的規劃設計呈現出街道的愉悅氣息,在城市光廊除了能夠看見翠綠的林蔭之外,耳邊響起是盡情揮灑的音樂;口鼻間是香味四溢的咖啡,猶如彷彿置身在異國的街道中,可以讓妳靜靜的去享受這城市與眾不同的情調與人文氣息,使你在無形中會覺得住在這城市真好!真幸福! 有偉大的市民,才有偉大的城市,經過這些年的改頭換面,我覺得高雄變美了!高雄動起來了!現在的高雄對我來說就連在街道兜風都是一種享受,因為延途能夠看到高雄不一樣的美與高雄人的活力和熱情,然而這種種感受絕不是偶然,而是一群有理想、有目標的人的人辛苦結晶。現今的高雄從都都市景觀到文化風貌都已大大改觀,不再是文化沙漠,而是具有恢宏氣魄的海洋首都,也因為如此創造了獨樹一格的港灣城市風格和品味,竟而讓我們在這裡相遇,一起參與了這個城市的傳奇故事,就讓我們帶著夢從高雄出帆吧! 三、問題討論 文章中提及「有偉大的市民,才有偉大的城市」,作者為何不說有「有偉大的城市,才有偉大的市民」的原因何在? 你認為高雄經過這些年的改變後,現今和昔日最大的不同點在那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