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紀事錄
參賽主題: 臺灣歷史記憶的二十八本書  
作        者: 樹德家商-服裝科-二年23班23號張雅筑
指導老師: 王妍婷  
書        名: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作        者: 馬偕博士
譯        者: 林晚生
出版單位: 前衛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7年5月
版        次: 初版一刷

內容

(一)內容簡介:

馬偕博士以淡水為家,終其一生從事傳道,醫療、教育的工作,不但創設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更將西方文明引介入當時尚未經歷現代化洗禮的北台灣社會中,可以說影響極為深遠。他所建立的教會、醫院和學校在醫治肉體病痛、關懷民眾需求、提開生命意義、啟迪人民心智、開通現代思想、改造社會風氣等方面都有顯著貢獻,可以說是北台灣現代化的里程碑。(p.329)

安靜吧,憂悶的心,不要再怨嘆;烏雲上面,仍有陽光照射著。(p.33)

(二)我的心得:

國小時候,我就聽過馬偕博士的故事,他並不是台灣人,但是卻可以全心全意地替台灣著想付出,為台灣人做了許許多多根本沒辦法辦到的事,比如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就是他創立的。誰說女生就不能上學?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與權利,是他先明白的一點,所以從此之後台灣的女孩子有了念書、識字的機會。還有那時的醫學並不發達,很多人都沒有刷牙的習慣,導致很多人都有一口蛀牙;又因牙齦發炎,人人每天都吃不好、睡不好,馬偕博士就幫他們拔牙,一拔牙之後,他手上居然有一百多顆牙齒。一開始馬偕博士只是來台灣傳教,但是看到台灣人民的生活品質後,他的耶穌愛給了台灣祖先一把通往健康生活的鑰匙。

馬偕博士對台灣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全世界只有一個馬偕,台灣如此幸運的成為他願意一生奉獻的地方。在台灣,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從一開始的語言不通,到後來可以教村民如何刷牙、如何清理,還有改變他們的觀念,這一切的一切都如此的不容易;他冒著生命危險到每一個部落,去做了他覺得對的事
。馬偕博士為奉獻主耶穌選擇來到台灣,可是後來他漸漸的愛上台灣人民。淡水那有著他的雕像,紀念著他對我們的付出、對台灣人的愛,我只能用勇敢、大愛、溫暖來形容馬偕博士。

對於馬偕博士的付出我們應該感恩,讓他付出的心血生根之後能成蔭,這樣才對得起這個不求回報的偉人。很感謝這本書,讓我更加了解當時我們先人過著如此困苦的生活,也知道馬偕博士如何堅定著他自己的精神來教化台灣;看了這本書,覺得自己跟馬偕博士的距離又進了一步,他的精神告訴我們都應該學習「不要怕失敗,也不要害怕未來的挑戰,勇往直前,受傷了再爬起來就行了,沒什麼好怕的。」希望自己未來也可以像馬偕博士做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讓自己的精神也可以留傳在這個社會;雪中送炭地幫助需要的人,不要讓他們對這個社會感到絕望。

馬偕博士來到台灣之後,以淡水為家,終其一生從事傳道,醫療、教育的工作,不但創設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更把西方文明引介入當時尚未經歷現代化洗禮的北台灣社會中,他帶來的影響極為深遠。他所建立的教會、醫院和學校不只醫治北台灣人肉體的病痛,關懷我們先人的需求,更開闊祖先們的生命意義、人民的心智、思想。
馬偕博士的來到可以說是北台灣現代化的里程碑,北台灣的風氣因此被改造、煥然一新了起來。雖然我無法企及馬偕博士所作所為,不過我還是冀望自己未來也要像馬偕博士一樣如此的無私:我沒有他的勇敢,可是我要求自己學習他的胸懷,希望、期待自己能和他一樣服務社會!期待我們所有台灣人能繼承馬偕博士的精神帶領台灣進入另一番新的境界,我們的後代子孫能再一次擁有那不可思議的幸運,在未來開創另一個高峰,讓把台灣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國家。

(三)問題討論:

如果當時馬偕並沒有伸出援手,那對台灣來書會有甚麼改變呢?如果台灣沒有那麼美,馬偕會來到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