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藸飛鼠撒可努
參賽主題: 臺灣歷史記憶的二十八本書  
作        者: 樹德家商-應用外語科-二年05班號洪羚芸
指導老師: 潘祝美  
書        名: 山藸飛鼠撒可努
作        者: 亞榮隆•撒可努
譯        者:  
出版單位: 耶魯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104年1月
版        次: 修訂版二版七刷

內容

(一)內容簡介:

二十年以前我失去了追鹿人擅跑的雙腳及擅織的雙手,但二十年之後我以追鹿人為傲。因為,我曾是平原真正的主人。(P.168)

本書早在1998年出版第一版著作,從2002年開始被編入國小、國中、高中及大學的國文課文內,並被翻譯成英文和日文,是哈佛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等應用中文系指定必讀。

2005年,本書被改編成同名電影。2011年,本書再度被改編成同名動畫。曾獲巫永福文學獎及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散文組第一名,如今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文學作品。

(二)我的心得:

大概在國小三、四年級時,我第一次在課本上看到這本書的相關資料,那時因為課文中使用了大量擬人手法,以及淺顯易懂的文字,讓我立刻對本書產生極大的興趣。

第二次接觸亞榮隆•撒可努的書是在六年級,我到學校的圖書館去借了一本《巴里的紅眼睛》,作者好像總是能運用說故事的手法讓讀者身歷其境,體會他在部落中生活的點點滴滴,並藉由此讓大家意識到原住民文化正在漸漸的被現實給瓦解。

第三次,也就是這一次,我發現了當中更重要的事情其實是對自我的認同,不論是信仰的或是文化,沒看完整本書是不會發現這一點的。

其實作者決定動筆寫作的原因是來自於其祖父的要求和父親帶給他的影響,他非常崇拜他的父親,書中也有許多作者和父親的互動,我可以在最後一篇〈尋父親記〉中感受到他和父親最有默契的互動,雖然只是在最後終於在台北車站與爸爸重逢,但當時只有高中一年級的撒可努和他的小弟兩人歷經了千辛萬苦,在陌生的環境中跑了許多個工地,在最絕望、害怕的時候,他甚至流下了眼淚,讓我深刻的體會到迷路又找不到親人的無力感,突然父親出現了,就在那一剎那,恐懼感瞬間消失了,我認為這是最真情流露的一篇。

書中有許多值得深思的事,例如:〈飛鼠大學〉中說到山老鼠和飛鼠的數量變少的原因、〈山與父親〉中提到平地人的地方都沒有樹,山地人不用種樹,樹自然會長在我們旁邊、〈VuVu〉中出現的日本人邀請許多部落長老去日本參觀的事,以及〈我的妻子是平埔族人〉當中,他問他的妻子是不是山地人的事情。這些幾乎都是關於文化和與大自然的例子,當我仔細地、反覆的閱讀後才發現當中的含意,這才知道原來環境的轉變對於原住民文化造成了多大衝擊,對於大自然造成多麼強烈的傷害。

在國小階段接觸到這本書時我只認為這本書是在說故事,敘說關於他和爸爸相處的點點滴滴,但到了國中時在看一次課文才發現作者想表達的不只是與親人間的互動這麼簡單,還有文化的沒落及現代環境帶給他們的改變及影響,現在我高中了,再一次接觸這本書的內容,並且真正的看完這本書,才知道這本書要大家思考的事居然包括了自我定位的問題。一樣的書,不一樣的年紀,所能理解的層面也不同,這個現象其實幾乎是不論哪一本書都是一樣的,我想這本書能夠變得家喻戶曉的文學創作的最主要原因應該是那些簡單好懂又能讓人深刻感受的故事,撒可努自己說過他沒有想過自己能成為作家,也沒想過可以寫出令人感動的作品,但也許就是因為這些沒有想到的事,讓他的作品可以更貼近人心吧!

(三)問題討論:

你對自我的認同足夠嗎?你的自我定位在哪裡?當大家都被社會的洪流影響,你還能堅持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