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
參賽主題: 施政主軸:臺灣文學  
作        者: 樹德家商-美容科-一年35班15號王柏竣
指導老師: 葉曉雯  
書        名: 田莊人
作        者: 洪醒夫
譯        者:  
出版單位: 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1982年9月
版        次: 初版

內容

一、內容簡介:

田莊人–這本書是以臺灣的農村社會作為背景。每段故事代表著每個田莊人不同的人生,敘述著他們雖然生活品質、金錢物質不比都市,但以認真且誠懇的態度努力過生活,也反映出初期農業社會的面貌及社會變遷所帶來的影響。

二、我的心得:

記得在我國小五年級的時候,遠從台北南下的叔叔在家中過夜,兄弟倆一南一北,難得這次叔叔和爸爸有機會好好的坐下來泡茶、暢談,而我則是靜靜的坐在一旁聽他們的談話。他們聊了許久,聊到了以前一起在鄉下生活的日子。叔叔:『現在的人,會把最好的先留給自己,然後才分享給其他人。先讓自己的肚子填飽、先將自己照顧好,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錯,但是我們以前,母阿只要逢節有炊肉粽,一定會先分給附近的鄰居、朋友,等到分完以後,靠腰,阿得毋阿!』聽到最後一句話,坐在一旁的我噗滋的一聲跟著爸爸他們一同笑了起來,在提起這件往事時,叔叔的臉上表現出的並不是在埋怨、計較沒有吃到肉粽,而是那種回憶起以前鄉村間大家分享的喜悅。

當我看完田莊人時,這是我第一件想到的事情,是一種感覺,我感覺到那種田莊人樸實,樂於分享,不會吝嗇,不會計較,整個鄉村就宛如一個和樂的大家庭一樣。相較於現代人,生活忙碌,人情冷漠,就連小偷來光顧,鄰居還會以為是你要搬家。而且為了名利,不擇手段,甚至是為了爭奪財產,連手足之情都可以拋棄。我想缺少的就是田莊人那種知足與真誠的心吧!

不久之前,我在一個八點檔連續劇中看到了一段劇情,內容是:一對夫妻因為投資失敗積欠了大筆的債務,婆婆於是提議要去賣自己最拿手的肉粽幫忙還債,但是媳婦是個電視名人公眾人物,認為婆婆這麼做有失自己的身分,因此極度的反對。看到這段劇情就立刻讓我聯想到清水伯的故事:一生努力打拼,無論多麼辛苦都要讓孩子受教育的清水伯,目的是希望孩子不要和自己一樣種田忙碌一生,而他的孩子也不負所望,成了一間公司的董事長,而且還接清水伯到都市裡照顧想讓他享清福,但是,一輩子操勞的習慣卻讓清水伯怎麼也閒不住,常常在工廠幫忙工人做些瑣事,使得原本一番孝心的兒子也對他頗有微詞,認為父親這樣做有失體面讓他覺得丟臉,而他的孫子更以他是田莊人為恥,最後清水伯還是回到了村子裡,過屬於他自己的生活。

從臺灣農村社會逐漸過渡到工商業社會的歷程,面臨社會的轉型,像清水伯一樣保有傳統思想及舊有生活型態的人,面對五光十色的工商業世界就顯得格格不入,不論是言行舉止、服裝打扮還是價值觀都受到了新文明的質疑與排斥,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無法適應生活的轉變,最後只能回歸於農村。反映出不同的生產體系,對傳統農業型態所帶來的影響。

臺灣經濟起飛,社會型態逐漸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使得傳統的農村面臨極大的衝擊與挑戰,除了生活型態、價值觀、言行等的改變,還有青壯年人口往都市外流,造成農村只剩下老年人口在支撐的問題。固有的傳統觀念、迷信還有都市快速的生活節奏及大環境的轉變導致農民無法適應。而且,由於城鄉之間的差距,不平均的物質資源還有落後的醫療設備,提醒著我們必須正視社會變遷帶給傳統農村的影響及其衍生出來的問題。

現在,許多傳統的農村已逐漸地轉型為觀光的景點,吸引觀光客並發展附加價值,鼓勵年輕人回到農村發展,開啟了農村的另一片生機。

三、問題討論:

時代的腳步不斷的在改變,勇於嘗試新的事物,『山不轉,路轉;路不轉,心轉』跟著世界的改變而改變,你是否已做好準備迎接新的挑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