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與海
參賽主題: 施政主軸:臺灣文學  
作        者: 樹德家商-美容科-一年30班號盧雨涵
指導老師: 葉曉雯  
書        名: 山與海
作        者: 王家祥
譯        者:  
出版單位: 玉山社
出版年月: 1996年 09月
版        次: 初版一刷

內容

(一)內容簡介:

漢人如潮水般湧來。打狗設今夜的潮水卻靜得出奇,異於往常。森林有如鬼魅充斥般幽黑的可怕,這是有大事要發生的徵兆,鳥獸絕跡,夜風暫息,連曠野常見的流火與樹梢上的星月皆被幽魂的眼淚所澆息。森林只剩幽怨的祂們在唱著哀悽的歌。(頁68)。
2.每個獵人只有一次機會,用榮譽的方法與鹿搏鬥;奔跑的速度不夠、設標有氣無力,只能被恥笑地空手而回;弓箭是預備來射那些中鏢卻未倒下,仍有力氣奔跑鹿。(頁54)

(二)我的心得

山與海這一篇小說,它的內容主要是在敘述中國在明末時,台灣被漢人認為是一做蠻荒的化外之地,對於其島上的原住民,更是給人們有一種神秘與恐懼的感覺;但事實上這些阿卡道族的人們,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難以接觸及交流的族群,相反的,比起漢人而言,有著過之不及的純真質樸與熱情;而在故事中,更虛構了受到官府欺壓以及海盜侵襲的漢人社會中一位在平凡不過的漁夫(阿尾仔),因為機緣巧合,趁著海盜靠岸接應不遐時,不顧一切跑向深山之中,為尋求一線生機但卻因中了蛇毒,而被一位阿卡道族少女(伊凡蓮)偶然機緣的救助之下,已一個漢人的身分,漸漸的由瞭解到融入了整個阿卡道族族群裡的過程。

在此篇小說中,作者用一個外在人的眼光,詳盡描述著阿卡族群的熱情與友善;在生活方式上,男性成年首要學習的,便是受獵的技巧,成為一位真正的獵人,由此可得到女性的芳心;而女性學習的,即是耕作、祭祀、釀酒、摘取野果等等的家務事,以爭取男性們的青睞;在社會方面,他們雖善於狩獵,但卻是適可而止、不多取一分一毫,珍惜著大自然所賦予的珍貴財產,並且又互相幫助,從食物、房舍的建造到狩獵,無一不是團結互助的表現,而對於豐收的成果,全歸咎於上天的恩德,衷心感謝著上蒼的賜予,使他們世界皆蒙受庇祐。但是,漢人在他們的眼中,卻是貪婪的化身,他們所見到的,盡是漢人對自然無止境的與取予求,以及與他們之間不平等的利益交換;作者將兩個同一時代卻幾乎完全不同的兩個族群放在一個生活在阿卡達族漢人眼裡與心裡,無異是形成強烈的對比;而作者以一個漢人所做的敘述,成功的使整個內容重心,偏向了阿卡道族那一面;並且在敘述狩獵以及對抗海盜的情節上,感覺就像是作者是跟隨在其左右的記者,詳盡紀錄並完整的呈現在讀者的眼前,將阿卡道族戰士們所表現的情感、信仰以及靈魂,刻劃出好像使讀者彷彿置身其中的奇妙境界。不過此篇書明想表達的,渡海而來的人們以及原本居住在山裡的人們,面對著時代的變遷,也不得不展開一場場議事與生活型態的競爭,雖到最後,長老(帝瓦依)離開了美麗的打狗社,率領著族人遷往更內陸的地區另闢美麗的家園,但這是代表著整件事情的結束?或者是另一個故事的開端呢?這也是值得我們拭目以待的吧!

我覺得作者對這些阿卡道族人的描寫,十分的引人入勝,尤其是獵鹿及攻擊海到那一段,深刻使人感受到那份身為獵人與戰士內心所承受緊張氣氛以及熱血澎湃的萬丈豪情;而對於作者的內容、結構、寫作、技巧、人體塑造來說,我個人覺得非常的不錯,原因也許是當我在閱讀這篇心得時的心情,是以情來閱讀,而不是以理來閱讀,使得我好像與作者在寫作一樣,遨遊在四百年前的世界,就這樣直述闡明的將情感揮灑出來,或作文字的型態,毫無顧忌的呈現在讀者面前;也許,在理來說,文章的觀點有些許的缺失,但就個人而言,我覺得這實在是一篇不錯的台灣歷史小說。

(三)問題討論

歷史上的每一頁都是殘酷血腥的。傷害、被傷害,侵略、被侵略,人類的欲望無止盡,一再重演慘劇。傷痛該如何撫平?我們又要做些什麼來揭止這一系列的因果循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