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細亞的孤兒
參賽主題: 施政主軸:臺灣文學  
作        者: 樹德家商-美容科-一年30班號辛美潔
指導老師: 葉曉雯  
書        名: 亞細亞的孤兒
作        者: 吳濁流
譯        者: 楊召憩
出版單位: 南華出版社
出版年月: 1962年6月
版        次: 初版

內容

(一)內容簡介:

故事內容描寫的是胡太明,一位出生在台灣鄉間的兒童,從年幼到成人、入獄、被徵召入軍,最後發瘋,這一生悲壯的故事。

(二)我的心得:

胡太明自小進入私塾就學,後因被日本統治,私塾被迫關閉,改讀公學校,畢業後考進師範大學,之後進入公學校擔任教職員。在任教過程中,體會了日台不同國籍教職員的各種明爭暗鬥,受盡了種種差別待遇。而後胡太明到日本深造,照樣受歧視,後回到台灣,找不到工作,還受盡了鄉民尖酸刻薄的嘲諷。因受不了在台灣的各種待遇,憤而轉戰內地,反而對於自己的身分產生了矛盾,必須隱藏自己台灣籍的身分。後來胡太明又在南京重獲教職員一職,並且與他的學生結了婚。之後胡太明因台灣血統露出了破綻,受到間諜的嫌疑而進入監獄,雖然他的學生協助他逃回台灣,但一上岸就被跟蹤。

後來中日戰爭,又被調回大陸做軍屬。之後因為受不了戰爭的殘酷,精神出現異狀;再加上他的哥哥虐待留著相同血液的鄉民,胡太明對於此事企圖插手,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心中十分痛苦。他在餘生中找了幾份工作,卻頻頻失敗;辦了一份雜誌,結果依然不理想。還企圖與日本發動民族運動,卻也慘遭失敗的命運,弟弟也因強制奉公而夭折。最後過度悲憤中於完全發瘋。

閱讀完本書後,真的無法相信, 在我未出生以前有這麼一段悲慘的過去,我們台灣淪陷被日本人來統治,被壓制欺負甚至沒有民族尊嚴,而主角胡太明是出生於鄉下的望族,祖父是學者,父親是醫生,自然胡太明從小就接受四書五經的薰陶,看上去是好像幸福,卻不盡然,在典型的時代中,已埋下了內在心理的衝突,我深深感覺到一個國家的興衰,原來直接影響人民的生活福祉或痛苦的命運。

其實主角的性格,已凸顯當時台灣人民的心情和心聲,而他的境遇,無非也是作者藉著當時的歷史背景所要表達的民族情緒,勇敢的向時代發聲,在當時也有可能被視為反叛份子而喪命,但作者實在勇敢,藉著胡太明的一生,把政治、經濟、文化甚至教育的腐敗,隱約地表達出來。在胡太明的求學過程,看見了日本人對台灣人的壓制,想用日本教育同化台灣同胞,從留學日本,再回國工作又不順,輾轉又去了大陸,以為可以改善更好的生活,卻事與願違,命運的捉弄,反而把自己陷入更痛苦的深淵中。

他的感情世界,更是反映了時下人民的矛盾,在種族不同下,無法有美好的結局而悵然離去,在保守民風卻又有著年輕人的憧憬與美夢,不願放棄的追逐,他曾經在為人師表時,和日本內藤久子女教師同事,他們彼此暗戀,奈何卻因國籍的不同,痛苦的分手,他不善於處理自己的感情問題,帶著內心的創傷,又毅然到日本去留學,文化和種族的差異,帶來另一股內在衝突,又另外結識了一位女孩,卻仍然遇上許多問題而這段感情無疾而終,此時他內心的交戰,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帶著創傷的心情回到台灣,因無法找到合意的工作於是去了彼岸,啟料他又在中國大陸遇上了一個姑娘而有了戀情,很快的結了婚,以為從此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哪知這為中國女孩的善變,就像善變的政治一樣,無情也無義,這是埋下日後「發瘋」的肇因。

更殘酷的事實,他親眼目睹中國政權的殘暴,濫殺無辜,槍殺或砍頭,種種殘忍,是黎民蒼生所不能容忍,卻又無奈的不能抗拒,那內在的衝突和驚嚇,作者完全藉文字、故事的情節,表露無遺,使我讀後的感受更加震驚,我為那主角感到悲傷,他成了歷史下的犧牲者。

在這個時期的人們,不管到了哪裡,都不能表露自己的身分,不管是在日本或是中國,就算留在台灣也還是受到不平等的對待,不論在哪裡都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容身之處,就像孤兒一樣,在這個沒有主權的時代人們失去理想,失去自由,失去身為人應該擁有的尊嚴;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人們只有悲傷,只有痛苦,只有被歧視的低賤身分,吳濁流藉胡太明這個角色表達出當時台灣人民的際遇,正因為吳濁流也是在日據時代受到不平等對待的其中一人所以才能有如此深刻的感觸,而亞細亞的孤兒是一篇著名的小說。

看完這本書,我真的有很深的體悟,對於日治時期的歷史我了解不多,老實說,我其實對歷史真的沒有多大的興趣,我原本認為那都是一些與我的生活既遙遠又毫無關係的過去事,對歷史的認知全都來自於教科書上的內容,我覺得只要背下來應付考試就好了,不了解也沒關係!但是我的想法其實是錯的!而且錯的離譜!歷史課本的人物之所以會被寫進歷史裡是因為他們的作為對後世有極大的影響,雖然歷史人物們的作為並不一定是好的,但是我們卻可以從中體悟到深刻的道理,或許這就是為什麼要了解歷史的原因吧!而我也從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中了解了一些道理。

對我來說,我不懂當時的黑暗,不懂當時日本警察有多兇殘,也不懂當時有多少人像胡太明一樣選擇以悲劇來完結自己的人生,因為我並不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但是我卻知道有很多人撐過來了,我知道有很多人勇敢面對日本警察的凌辱,我也知道有很多人選擇以堅強來發展自己未完的人生,如果沒有那些勇敢奮戰的人們,我們就沒有這種充滿希望的未來!我認為活在這個幸福的時代不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因為每多一個和平的時代是由多少人的血汗所換來的,人要懂得飲水思源,在享受現代生活的同時,也要記得在過去的這片土地上有許多人努力的足跡。

我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我祈願我們現代的台灣社會,能擺脫過去的陰影,記取教訓。我們的國家要更團結、更同心、大家發揮同胞愛、彼此包容、沒有族群對立,使我們台灣更強盛,社會更安定,經濟更繁榮,讓我們能在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看見幸福和希望。

(三)問題討論:

想想當時不尊重化外,是否台灣沒有自生的文化?這種不平等文化下,只有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自己是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