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台灣實錄
參賽主題: 高中職組:老來寶 說故事  
作        者: 樹德家商-資處科-一年09班號郭淨婷
指導老師: 莊碧珍  
書        名: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FROM FAR FORMOSA
作        者: 馬偕博士
譯        者: 林晚生
出版單位: 前衛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7年5月初刷一版
版        次: 2010年12月出版十一刷

內容

一、內容簡介
  
馬偕一生奉獻給台灣,是台灣史上鼎鼎有名的外國傳教士。一八七二年他奉上帝旨意,鬼使神差地來到了台灣,全心融入愛台灣,雖然當時台灣漢人都當他是非我族類的西洋異教徒「黑鬚蕃」,但馬偕仍然展開了一段傳教、醫療濟世、學識教育的歷程。這本書是由馬偕親筆紀錄的傳記,著墨於馬偕在這塊人稱為美麗島嶼的福爾摩沙,與台灣人生活及工作的體驗,生動、有趣而且多元。它詳實記載了艱難苦澀却滿心喜樂的傳教生涯,細膩描繪著當時滿清國統治下,台灣社會之風土民情、習俗、歷史、地理、自然與生態,並且做成詳盡的記錄,是十九世紀末,台灣最重要且珍貴的史實資料。  

二、我的心得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馬偕比我自己更加了解所居住的福爾摩沙呢!很佩服他對台灣的一切,觀察得如此入微透徹。馬偕所介紹台灣的各種植物,仔細地記錄每種植物的名字、用途,除了幫助我了解以前所不認識的植物外,也發現過去的福爾摩沙可以說是美麗至極,比對現今台灣的生態狀況,似乎不及過去的美麗迷人。人們因為濫墾濫伐的關係,原本許多不同種類棲息在大自然森林的鳥類、哺乳類、爬蟲類等,似乎越來越少了,有些甚至被列為「保育類」動物也瀕臨絕種,植物種類變少,種種結果導致地球的快速暖化,不知美麗的福爾摩沙何時才能回復原來的面貌?真希望人們能多愛護我們生活居住的這塊土地。

馬偕是第一位來台灣宣教的傳教士,宣教生涯長達二十九年;當初來到台灣,為了融入台灣人的生活,藉由和農民、牧童交談,學習完全陌生的閩南語,過程中大家因為他是外國人,看到他就喊「鬍鬚番」來了,然後眾人就飛也似的跑走了,一次又一次的嘗試,終於和大家變成好朋友。學習語言原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現在的我也在學習第二外國語言,為了背單字、記文法常常學得焦頭爛額,想想馬偕為了理想和愛台灣的心,用許多的時間和努力把閩南語講得流利,和當時的台灣人溝通完全無障礙,相較於馬偕,我學習語文所下的功夫真的有待加強,現在的我應該要更努力向馬偕學習語言的態度看齊。另外馬偕終身從事傳道、醫療、教育的工作,創設了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一八七九年創立淡水馬偕醫館,一八八二年創立牛津學堂及理學堂大書院,而一八八四年創立淡水女學堂,為當時沒有機會求學的女性同胞們,開啟一扇學習之門,這些貢獻及其深遠的影響力讓人十分敬佩。

「遙遠的福爾摩沙是我所摯愛的地方....也是我生活關注的中心....為了在福音裡服事他們,即使賠上生命千次,我也甘心樂意.....我期望剩餘的生命都在那裡服事,當服事之日完結時,願在那裡找到一處有海浪聲及搖曳的竹蔭下得到永遠的安息。」(P.3)這是一種什麼樣子的情操?能讓一個人遠赴重洋,只憑靠著【傳福音】,就投身於一個陌生的國度,長時間深耕於此,並且真心深愛它?而馬偕最令我敬佩的是,他不畏艱難的精神和毅力,無論遇到任何困難或逼迫,馬偕不退縮也不放棄,總是想盡辦法克服一切難處;尤其最讓我感謝的是,因著馬偕設立了學校,讓更多的人們有機會接受教育,進而得到寶貴的知識和觀念。在馬偕末期因為喉癌去世時,他仍堅持要葬在這塊他畢生奉獻及深愛的台灣,此時不禁讓我想到,自己對這塊人稱美麗島的福爾摩沙,是否也像馬偕一樣如此地深愛著台灣呢?

三、問題討論
 
整本書裡看到馬偕在融入台灣人民的生活、傳教、設立學校、醫療疾病時所遇到的各種困難,馬偕並沒有因為麻煩而放棄,反之更加用心地想盡各種方法來面對並解決,終究克服困境完成自己的理想與堅持。不禁讓我想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應該如何培養堅持到底、勇敢克服困難的個性呢?